一触即发

鬼字号部队第一次打正面战场,惊呆了天下,让本就有滔滔士气的华夏军人做了个样本,各部队作战参谋马上开始写标题为“论现代战争零伤亡”的论文,这你妈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儿吗?不过,各部队已经求战心切。

付胜义将军坐不住了,老人家从来不是个好斗之人,也再不需要用一场战争来证明他会打仗,而是在得知林戈虫鳗有行动之后,急忙调查了姚文青其他部队的动向,果不其然,他们都有行动,具体行动是什么,不知道,但是姚文青之前占领的城市已经变成了座座空城,姚文青的三十万部队去哪儿了?地面,空中,乃至卫星检测不到一点儿信号。

每一个带兵的人都知道,敌人从视线里消失了,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,何况是这个带了一辈子兵的老将军?

付胜义将军很快想到了当中奥妙,姚文青一定是关

闭了自己所有的通讯设备乃至跟踪雷达,因为他和华夏打不起信息战。关闭了信号,在身体上做好伪装,信息部队就侦查不出来。

付胜义将军给全军下达命令,“全军开启热探测,务必确定敌人的位置。”

指挥部内热感应雷达在以他们为中心进行三百公里的勘察,发现的热源都是藏在深山老林的百姓,亦或是哺乳动物。

付胜义将军召集来了指挥部全体成员,道:“我们部队现在配备的热感应,是零上五度,就会有信号,但是我们检查不到,有两种可能,是他们的外衣有遮蔽热源的东西,第二,就是他们藏在类似于泥潭,水池一类低于五度的地区。”

一名参谋长道:“如果在低于五度的地区呆得时间长了,他们还有战斗力吗?”

另一名参谋道:“姚文青既然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潜伏偷袭咱们,他就一定有保证战斗力的方法,既然热感应不好用,咱们没别的办法,只能进行前敌侦查了

。”

付胜义将军立马表态,道:“我同意,战争本就是以人为本,可是他们避开了咱们的信息技术,避不开咱们强大的火力,但是我不看好咱们部队侦察兵的实力,参谋长,给总决策部发报,我要和西部战区借人,崔甲,吴子道,王聪,刘德,贺云,张晓,周亚东带连队过来,和第六部队也借个人,让付星过来,我这孙子的本事,我信得过。”

参谋长唯唯诺诺道:“需要吗?徐帅和唐将军他们都在附近,来一个咱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付胜义将军道:“万一,这些失踪的敌人去徐帅那边了呢?岂不是更危险?”

参谋长都没话说了,马上和总决策部联系调兵,西部战区没有作战任务,徐清的七个最好的学生,和付胜义老将军的孙子都被调了过来。

薛飞看清楚了徐清是下决心和姚文青决战了,把自己的家底部队从南部战区抽调出来,交给徐清直接指挥,三十万的集团军,被南部战区司令员扣下十万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求书网【qiushuxs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铁血兵锋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明祀

明祀

南乡书生
太祖起于乞讨之中,手捧半片陶碗,芟夷宇内群凶,驱逐蒙元鞑虏,兴复华夏衣冠,克定皇明万世!是夫长叹:“吾本淮右一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,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,秉政大明,牧守四方。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,外有夷狄侵扰不绝,如此局面,后世而来的朱厚熜,又该如何中兴明室?
历史连载65万字
国公凶猛

国公凶猛

浪子边城
宁见阎王,莫惹沈傲!他是发明家?他是天才诗人?他是勋贵?他是权谋者?但他更是惹不起的疯子,上到太子皇子,下到臣子藩王,在有外族异邦,谁都知道大乾王朝有一个是绝对不能招惹的存......在。拳打北狄、脚踩南越、剑挑东瀛、刀砍西蛮,国公出手,无人匹敌!沈傲的出现让大乾王朝变得丰富多彩,他这一个小水花的现身,又会给这片大海引来何等的变化呢?国公凶猛带你走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。爽文,打脸文、希望博您一乐浪子
历史连载597万字
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

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

陆灵均
听说:楚怜是朵白莲花,他心里有道白月光。某一天,白月光把他捅死了。从此他就成了病弱专业户。嘤嘤呜呜,可可怜怜。浑身是病,走两步就咳个不停。楚怜淡淡的喝了口茶,“呸,见鬼的白月光。”下次再遇见,就真tm送他去见鬼!
历史连载55万字
秘密

秘密

弥撒
每个人都有秘密,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角落,而我的秘密是知道所有人的秘密。
历史连载55万字
抗日之特战兵王

抗日之特战兵王

寂寞剑客
徐锐,共和国有史以来的超级兵王,又在某军事学院指挥系深造了三年,在一次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的淞沪战场。此时,淞沪会战已经接近尾声,中国军队已经...
历史连载1226万字
暗弓

暗弓

欧洲的阳光
现代社会,主角凭着一把中国传统弓,在全球惩恶扬善,杀伐黑帮、消灭金三角等几个国家大毒枭,过硬的射箭技术在索马里和海盗周旋,和军事强国特种部队过招。本文不YY,尽量力求写实。以半吊子的水平弘扬传统弓文化。
历史连载38万字